一位女教师撑起一所乡村学校
新华石家庄9月8日电(朱峰)一所地处偏远的学校,一群懵懂无邪的孩子,因为一个柔弱而坚韧的乡村女教师的坚守,30年来回响着不断的琅琅书声。河北省临漳县乡村教师赵瑞珍数十年如一日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用自己的耕耘和汗水,诠释着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与职责,托起一座村庄几代人的憧憬与希望。
地处漳河故道的临漳县杜村乡赵庄村约有五六百口人,因为人口较少,家长又不愿意让太小的孩子到距离较远的别村上学,所以这个村至今保留着一个全县为数不多的复式教学班。学校把一二年级的学生编成一个班,由唯一的教师兼校长赵瑞珍在同一节课里用不同的教材进行教学。学生在这个学校上到二年级,再转校到其他村上学。
走进赵庄村小学,一个低洼的操场,一排老式的瓦房。教室被分成了东西两间,每一间有十六七个学生在上课。皮肤黝黑的赵瑞珍先到教室“东屋”的二年级,在黑板上写下了当天的教学内容,然后跟孩子们说道:“今天我们继续讲乘法口诀中的五以内法则”,嘴里一边说着手上还不停地在黑板上写下乘法算式。大概讲解了十分钟后,赵老师对台下的学生说:“你们先把书上的练习题做做,一会儿老师回来就提问,看谁能答对。”安排妥当二年级的学生后,她又迅速走进了“西屋”的一年级,开始讲解数学课中的加法计算课程。她微笑着告诉:“这些孩子上学都比较晚,接受能力稍差些,我一般都用松鼠采松果等画画讲故事的方法讲题,这样他们才能听懂,听着有意思。”
该下课了,赵瑞珍走出教室,敲响了挂在一棵树下的老式铁钟。在学生们的嬉戏玩耍中,赵瑞珍介绍说,学校的房子是1975年村大队给当时的知青下乡盖的,知青走了之后村里翻盖一下就被作为了学校,一直用到现在。30多年来,她白天教学晚上备课,星期天抢时间忙地里的农活儿,即使生病也是带着药到班上吃。35岁那年,她的丈夫因脑溢血去世。“我当时根本就没多少时间照顾他……”提及20年前的憾事,赵瑞珍话语里对丈夫充满愧疚。
每天放学,赵瑞珍总会让孩子们排好队,打开学校的铁栅栏门送他们回家。赵瑞珍指着脚下的低洼土地说道:“每到雨季下大雨,这个院子都会存满水。我就得一个个把学生们背出去,然后把他们送到大路上,看着他们回到家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