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文化成法库符号 已被充分融入到城市建筑中
沿沈康高速公路一路走来,一进沈阳法库东湖新城,迎面而来的就是辽代风情小镇,扑入视野的是以辽代建筑风格的东湖中学城,映入眼帘的是辽文化特色景观白鹤楼,即辽文化博物馆。而这些仅仅是法库城市辽文化特色的一部分。
“法库在城市建设中,充分融入辽文化元素,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丰富文化内涵,凸现地域特色。除城市建设外,还延伸到农村,引导农民建房也统一选用辽代建筑风格。这样,若干年后,法库将建成独具辽代风格和人文魅力的‘辽城’”。法库县委书记(副市级)冯守权谈到城市建设时说。
法库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主导产业发展,以产业为保障,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镇化质量,同时,特别注重延续文化、繁荣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用历史传承,打造独特风格,用人文气息,避免千篇一律,千城一面。从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内涵,彰显城市辽文化特色。
法库是鲜卑、契丹、女真和满蒙文明发祥地之一,法库是辽代后族萧氏重要居住地,是辽文化重要传承地。辽代时期更是城郭相望,道途相连,村镇密集,实景繁荣,境内22座辽城址、220余处村落遗址、20余处辽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茂台圣迹山辽墓群记载着法库辽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曾出现过6位辽代北府宰相。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法库曾是辽西省委驻地,是当时的省会,作为辽西省委书记陶铸与法库人民一道为东北解放和新中国成立而浴血奋斗。传承历史文化,全力打造“大辽福地、宰相故里、白鹤之乡、人文法库”四大文化品牌,实现“文化兴城”已成为法库人的共识。
法库县在实施区域规划中,以辽代风格统一规划城乡建筑,挖掘和发挥城市特色优势,着力打造田园风光与都市品质相结合的现代田园城市。在东湖新城及老城区改造建设中,无论公建项目、商业街区还是民居建筑、灯饰造型等等都充分融入辽文化元素。同时,将逐步延伸在农村项目建设、农民建房时,也能体现出辽代建筑风格。在规划建设中拿出几套方案,供农民自主选择,逐渐引导老百姓对本地区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使文化不但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更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居住家园。紧邻辽河东岸的柏家沟镇大六家子村杨家塘房村灾后重建新村,法库县特邀沈阳建筑大学专门设计,在保证新村如期使用的同时,占地总面积2.27万平方米的35栋安置房充分体现出独特的辽文化特色,作为法库县第一个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辽代风格的村屯,已成为各村镇建设的样板。
法库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成立了沈阳市辽文化研究会,组织专家学者研究、推介法库文化,提升地域文化品牌。新增了白鹤大道、宰相大桥、东木叶山、灵山湖等一批城市文化符号,彰显了辽代文化特色。培育发展辽代风情小镇,白鹤楼、财宫、巴尔虎山、五龙山、财湖、獾子洞湿地等生态旅游文化产业。
未来发展中,法库将以辽文化为代表,以白鹤文化、陶瓷文化、酒文化和航空文化为重点,加快推进白鹤楼、辽代风情小镇文化旅游区、影视基地等文化产业平台建设,引进优质文化项目,以文化力量推动创意经济发展。同时,进一步挖掘、整合县域文化资源、资产,加强对辽墓群、辽代州城遗址等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开发,修建萧太后广场,恢复辽西省委旧址、陶铸同志故居,恢复韩家大院、建设农业博物馆,包装推介灵山湖、五龙山、巴尔虎山等一批旅游精品项目;加大对县树(柳树)、县花(桃花)、县鸟(白鹤)的宣传推介力度,加快建设“足球之乡、小提琴之乡、山水画之乡”,着力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