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渗出性皮炎
引起猪渗出性皮炎的病原是猪葡萄球菌,这种菌可以产生热敏感性表皮脱落*素,同时猪圆环病*2型的感染会促使渗出性皮炎的发生。渗出性皮炎主要发生于1~4周龄的哺乳仔猪,首先在眼周围、耳后皮肤出现红褐色斑点;然后斑点迅速变大发展为水疱或脓疱。由于皮肤、汗液和水疱液相互混合形成的油状渗出物使皮肤很快变得潮湿、油腻,并向全身蔓延;最后红斑覆盖全身,皮肤结痂。6~10周龄的断奶仔猪多呈慢性和散发性,在头面部或躯干部可见散在的圆形红褐色丘疹。
仔猪全身皮肤变得潮湿、油腻并结痂为渗出性皮炎的诊断要点。该病目前尚无商品化菌苗用于预防,鉴于圆环病*2型促使了渗出性皮炎的发生,应该做好猪场圆环病*2型的免疫。在经常发生渗出性皮炎的猪场,可以使用对猪葡萄球菌敏感的药物进行保健预防,如在仔猪7日龄和21日龄分别注射“头孢氨苄注射液”。病猪的治疗:肌肉注射:何老师1号+何老师2号,混合肌注;2.疥螨病
疥螨病是猪最常见的寄生虫性皮肤病,营养不良、卫生差的猪群更易发病。本病的主要危害是影响增重、降低饲料转化率;体重18~68kg的猪发病后可使饲料转化率降低10%以上。感染螨虫3周后皮肤开始出现病变,首先在耳、眼、鼻周围出现小痂片,然后再臀部、肋腹部出现红斑丘疹,并伴有瘙痒。成年猪的病变主要集中在猪耳的内表面、颈部周围,形成灰色、松动的厚痂,常伴有大量的掉毛。病猪有瘙痒症状、经常会在猪栏或猪舍墙壁上磨蹭。确诊的方法是将皮肤鳞屑或病变皮肤刮取物浸泡于10%NaOH溶液中24h,离心浓缩,取沉淀物于载玻片上,用低倍显微镜检查,找到螨虫。
预防疥螨病常用伊维菌素类药物,对猪体和环境用双甲脒溶液进行喷雾,这种三维一体的驱虫效果较好。由于许多仔猪是从母猪身上感染到了螨虫,所以建议在仔猪断奶转入保育舍时、结合猪舍严格清洗消*和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切断螨虫从母猪群向保育猪和育肥猪的传播。3.皮炎肾病综合征
皮炎肾病综合征常与感染圆环病*2型有关。本病多发于20~65kg的育肥猪,在猪体的后躯部出现成片的出血性丘疹、逐渐发展成深褐色至黑色的厚痂。病变主要出现在猪体的后躯部,极少见到全身皮肤出现丘疹或厚痂的现象。
仔猪接种圆环病*2型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鉴于其发病机理是由于免疫复合物异常沉积于肾脏和皮肤毛细血管所致,一些具有清热解*功能的中药制剂,如:扶正解*散和阿莫西林拌料,有一定的防治效果4.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主要见于3~14周龄的保育和育肥猪、全窝或1窝中几头猪发病,特征性病变为在腹部、股内侧出现环状的丘疹隆起,长白猪发病率较高。
治疗:猪玫瑰糠疹病一般经过4~8周可以自愈,无须治疗,但应注意皮肤卫生,防止继发感染。较严重的,可用5%水杨酸软膏或含碘的石蜡油滋润患部皮肤,肌注地塞咪松和维生素C。
1、局部用,碘酊消*
2、注射阿莫西林+*芪多糖+板蓝根+利巴韦林+地米
5.猪痘
临床症状:潜伏期4~7天,病猪体温升高达41~42℃,精神沉郁,食欲减损。痘疹主要发生于下腹部、股内侧、背部或体侧,初为深红色硬结节,呈半球状突出于体表,见不到形成水疱即转为脓疱,并很快结成棕*色痂块,脱落后遗留白斑而痊愈,病程10~15天,病死率不高,管理理不当或继发感染,可使病死率升高,特别是幼龄仔猪。
可用*芪多糖、等抗病*药物注射,用清热解*的中药如扶正解*散或清瘟败*散等拌料饲喂。溃烂的地方用紫药水、红霉素软膏涂布。同时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噻呋等肌肉注射以防止继发感染。目前尚无疫苗可用于免疫,猪场应用菌*净或特力灭等消*剂消*,按说明中等施药比例喷洒猪体、圈舍,消除病原。为防感冒可在每日气温高时喷洒,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一般5~7天以结痂、脱落后康复。如不怕麻烦,可涂擦碘酊、甲紫溶液,其治疗效果更好。对个别出现体温升高的患猪,可用抗菌素加退热药(青霉素、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等)控制细菌性并发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