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糠疹的症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临床盘点这4种马拉色菌相关皮肤病,你都见
TUhjnbcbe - 2021/1/22 14:38:00

马拉色菌通常不致病,但在适当的条件下也可能侵入角质层,抑制机体正常免疫应答而得以增殖并引发皮肤病,但炎症反应往往十分轻微。

马拉色菌(Malasszia)指的是一组属于担子菌门-担子菌纲-担孢目-担孢科-马拉色菌属的真菌。约90%的成人皮肤均有马拉色菌定植。

除了厚皮马拉色菌以外,所有马拉色菌属均缺乏脂肪酸合成酶基因,依赖外源性脂质,故在头皮、面部和前胸等皮脂溢出部位分布最高,但在除了足部以外的大多数皮肤部位均可分离出。

目前已鉴定出的马拉色菌有17个菌种,包括皮肤马拉色菌(M.drmatis)、糠秕马拉色菌(M.furfur)、球形马拉色菌(M.globosa)、钝型马拉色菌(M.obtusa)、厚皮马拉色菌(M.pachydrmatis)、限制马拉色菌(M.rstricta)、斯洛马拉色菌(M.slooffia)、合轴马拉色菌(M.sympodialis)和卵圆马拉色菌(M.ovalis)等。

马拉色菌通常不致病,但在适当的条件下也可能侵入角质层,抑制机体正常免疫应答而得以增殖并引发皮肤病,但炎症反应往往十分轻微。

马拉色菌引起的炎症通常被认为是酵母的刺激性代谢产物游离脂肪酸所致。本文简要介绍了马拉色菌感染引起或加重的几种皮肤病。

1

花斑癣

花斑癣亦称花斑糠疹(Pityriasisvrsicolor),最常由球形、合轴和糠秕马拉色菌感染所致,多见于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好发于躯干上部,也可扩展至上臂、颈部、腹部。

临床表现为境界清楚的淡红色斑疹,表面有细碎鳞屑,也可融合成散在的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性斑片(见图1),色素减退由酵母产生的化学物质包括壬二酸等所致。

图1.(A)背部色素沉着斑(方框内为皮损近观);(B)背部减退斑(来源:SauntDML等)

花斑癣的诊断通常依据临床表现,也可通过取皮屑镜检证实,采用氢氧化钾(KOH)刮片显微镜检查显示粗短的菌丝和球形厚壁酵母,该特征性外观在显微镜下被描述为意大利肉丸面(见图2)。在Wood灯下,鳞屑性损害显示淡*色荧光。

图2.采用氢氧化钾(KOH)刮片亚甲蓝染色可见成簇的菌丝(a)和酵母(b),外观似意大利肉丸面(来源:HaradaK等)

花斑癣的一线治疗为外用抗真菌剂。唑类抗真菌剂效果良好,皮损通常在2~3周内消退。特比萘芬乳膏也有效。

面积过大涂药困难时,可使用酮康唑洗剂,在洗澡时将其涂于患处保持3~4分钟后冲洗。在皮损广泛或顽固时,可口服伊曲康唑mg/d,共约10天,但口服特比萘芬无效。

应告诉患者,不论采用哪种方法,色素恢复可能需要数月时间。

2

头颈部皮炎

头颈部皮炎(Hadandnckdrmatitis)是特应性皮炎的一种难治性亚型,最常由球形、合轴和限制马拉色菌所致,系马拉色菌抗原诱发的I型超敏反应。

此病通常见于青春期后患者,表现为眼睑、前额和颈部红斑。有时呈风团样,患处瘙痒,常有脱屑,外观似湿疹(见图3)。

图3.(A)颈部红斑和散在皮屑;(B)颈部和面颊皮屑、红斑和抓痕(来源:SauntDML等)

头颈部皮炎的诊断依据临床表现,采用马拉色菌特异性提取物进行点刺试验,30%~80%的成人特应性皮炎患者呈阳性。

头颈部皮炎可采用抗炎药、抗真菌药或两者联合进行治疗。研究显示伊曲康唑治疗可降低马拉色菌特异性总IgE、减少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改善临床严重度评分。治疗方案为每日给药,在1~2个月后改为每周2次给药以防复发,通常在治疗1周后即有临床改善。

3

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Sborrhoicdrmatitis)是一种发生于面部中央、前胸、背部和头皮等皮脂溢出部位的炎症性皮肤病。

马拉色菌感染是一个重要发病因素,可能是马拉色菌定植诱发的刺激性皮炎,最常鉴定出的菌种为限制和球形马拉色菌感染。

本病好发于鼻唇沟和上唇近鼻孔处(见图4A)、眉和鼻根部、耳周和胸前(见图4B),少见于背部。头皮脂溢性皮炎不累及全头皮,而是表现为片状红斑和脱屑。

图4.(A)鼻周和上唇红斑和油腻性皮屑;(B)前胸红斑和油腻性皮屑(来源:SauntDML等)

脂溢性皮炎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通常可直接识别出,但有时可与玫瑰痤疮或迟发型痤疮相混淆。组织病理特征为银屑病样海绵皮炎而无表皮内脓疱,但仅对于难以诊断者才行活检。

脂溢性皮炎通常可外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或吡美莫司)和抗真菌剂(酮康唑或环吡酮胺)治疗。重度或顽固性病例可口服伊曲康唑治疗。

3

马拉色菌性毛囊炎

马拉色菌性毛囊炎(Malassziafolliculitis)由于马拉色菌在毛囊内生长引起炎症所致,主要致病菌种为球形马拉色菌。

易感因素包括HIV感染、糖尿病、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本病好发于胸背和上臂,表现为无症状或瘙痒的红色圆顶丘疹和脓疱,与寻常痤疮不同,马拉色菌性毛囊炎不伴有粉刺损害(见图5)。组织病理表现为毛囊扩张,含有大量圆形或卵圆形酵母细胞,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系马拉色菌水解甘油三酯释放的游离脂肪酸所致。PAS染色可清楚地显示毛囊漏斗部内的马拉色菌。

图5.(A)一例男性前胸红色丘疹和脓疱;(B)一例女性前胸红色丘疹(来源:SauntDML等)

马拉色菌性毛囊炎外用抗真菌剂相对容易治疗。在重度或顽固病例时,需系统使用抗真菌剂如伊曲康唑。

5

其他

由于酮康唑治疗头皮银屑病有效,有人认为马拉色菌与银屑病相关,但研究结果还存在不一致,有研究发现限制马拉色菌是银屑病损害中的优势菌种。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Confluntandrticulatdpapillomatosis)好发于躯干上部,表现为线状网络模式的褐色鳞屑性损害,许多研究在本病皮损活检标本中检出了马拉色菌,但不确定马拉色菌在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发病机制中所起到的作用,而本病的主要治疗药物为米诺环素。

参考文献

[1]SauntDML,GaitanisG,HayRJ.Malasszia-associatdskindisass,thusofdiagnosticsandtratmnt.FrontCllInfctMicrobiol.,10:.

[2]HaradaK,SaitoM,SugitaT,tal.Malassziaspcisandthirassociatdskindisass.JDrmatol.,42(3):-.

本文来源:医学界皮肤频道

本文作者:吴大兴

本文审稿:唐教清

责任编辑:风禾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

征稿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yuanpiaoxiang

yxj.org.cn

请注明:医院+科室+姓名

来稿以word文档形式,其他不予考虑

小编96

在看点一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床盘点这4种马拉色菌相关皮肤病,你都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