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由同医院、同济大学医学院银屑病研究所、同医院银屑病诊疗中心及同济医院皮肤科共同承办的第六届同济大学银屑病高峰论坛进入了第二天的日程,内容依旧精彩纷呈。
上午场由郝飞教授,鲁严教授和耿松梅教授共同主持。
医院陈翔教授带来了“免疫相关性皮肤病诊治新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陈翔教授提出了免疫相关皮肤病亟待解决的问题,接着介绍了从疾病特征、发病机制、转化研究到技术推广的一脉相承体系。还为大家展示了其团队率先从代谢、肠道菌群等新视角揭示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发病新机制,建立外用药研发和体外透皮评价系统,研发治疗新产品“冰溪”,最早筹建医院等创新成果。
重庆医院郝飞教授分享了“生物疗法前乙肝感染的筛查与处理”。郝飞教授强调了生物靶向治疗的核心安全性问题,基于我国的HBV较高感染率和危害率现状,针对HBV激活及其危害、HBV激活的机制与治疗选择、生物制剂治疗前筛查与处理进行了详细分析解释,提出发生HBVr与HBV感染状态及选择的药物作用靶点相关、使用前筛查评估及期间定期监测等观点。
南医院杨斌教授带来了“环孢素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杨斌教授对环孢素的起源、作用机制、使用原则进行了系统介绍,提出应短期应用、交替治疗、间断用药的观点。还根据各国指南和临床案例进行了实际应用指导,加深了大家对这一经典传统药物的理解。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陶娟教授分享了“MTX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陶娟教授根据MTX用于银屑病治疗的现状、MTX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MTX新型给药方式的探索逐一展开。其团队发现载MTX的可溶性微针有显著治疗优势,具体包括避免消化道首关清除、提高生物利用度、微创无痛、操作简便、接受度高、不产生医疗垃圾及生产成本低等。
医院鲁严教授带来了“生物制剂时代重症银屑病的守与攻”。鲁严教授首先为大家理清了重症银屑病的范畴,强调了重度不等于重症,建议使用改进的Delphi法评估银屑病严重程度。其次,还分析了重症银屑病的主要原因、诊察要点、普遍系统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案。最后,鲁严教授提出“当用则用、攻守结合、精心布局、最优选择、拥抱自由!”的攻守时机20字方针。
西安医院耿松梅教授分享了“银屑病中妊娠患者用药策略及管理”。耿松梅教授解析了妊娠期对银屑病的影响,并进行了免疫机制、银屑病对妊娠影响风险机制分析。最后详细地针对临床诊疗中最关键的妊娠期和哺乳期银屑病治疗方案、生物制剂对胎儿分娩后影响等进行了讲解,提出妊娠期生物制剂胎盘通过率分别为英夫利西单抗和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培塞利珠单抗。
医院陈柳青教授带来了“银屑病样皮炎的鉴别诊断”。陈柳青教授用极其丰富的临床与病理案例展示了银屑病样皮炎的主要组织学特征,并强调银屑病的角化不全特点为融合性角化不全伴中性粒细胞浸润。此外,陈柳青教授还提及点状角化不全需考虑毛发红糠疹,角化不全不严重伴可疑菌丝时要考虑到真菌感染,表皮内有中性粒细胞、浆细胞要考虑二期梅*,银屑病样改变的皮肤病不仅仅见于银屑病,也可见于非银屑病的炎症性皮肤病、少数肿瘤性皮肤病,临床实践中需要谨记鉴别诊断。
安徽医院孙良丹教授分享了“银屑病遗传学研究策略与方法”。孙良丹教授介绍了连锁分析策略、人类基因组遗传变异的特征、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等,其团队研究发现银屑病在中国和欧洲人群中的遗传异质性、在银屑病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层面发现吸烟和饮酒增加银屑病发病风险、通过共同易感基因研究策略发现银屑病与包括SLE等疾病的共同易感位点、强调了银屑病与皮肤屏障功能和免疫学分子通路的关系,对药物研发、发病风险预测、药物疗效预测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医院皮肤病研究所沈柱教授带来了“肠道微生态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初步研究”。沈柱教授由菌群紊乱引发局部和系统炎症紊乱等影响入手,引入肠-皮肤轴观点。沈柱教授介绍到银屑病患者胃肠道不适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且易伴发炎性肠病;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菌群之间存在差异;其团队还发现银屑病肠道菌群显著延迟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缓解与IL-17A下降,基于上述原因,银屑病病程发展与患者肠道菌群紊乱关系密切。这为粪便移植治疗银屑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达到“肠治久安”。
中午场同医院丁杨峰教授带来了“精准靶点,多重获益Dupilumab开创AD靶向治疗新纪元”。丁教授通过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向大家展示了Dupilumab通过双重阻断IL-4和IL-13,精准靶向治疗AD,多维度改善疾病严重程度且不增加感染风险、免疫原性低。
医院毕新岭教授带来了“银屑病核心通路(IL23-Th17)的研究进展及价值”。毕教授分析了IL23/IL17轴是当前银屑病发病的关键驱动机制并介绍了古塞奇尤单抗靶向作用于IL-23分子,具有治疗起效快、疗效佳、使用便捷等优势。
同医院于宁教授分享了“银屑病外用药物在生物制剂时代中的使用”。于教授建议存在顽固部位皮损时、大部分皮损消退但始终不能完全清除时、起始阶段疗效显著并进入维持治疗时可酌情选择复方卡泊三醇/倍他米松外用。
医院张正华教授带来了“松软肌肤,乐在其中”。张教授分析了他扎罗汀倍他米松、维A酸氯倍他索等复方制剂的特点,并解读了他扎罗汀倍他米松的用药方案。
同医院史玉玲教授带来了“EADV银屑病治疗新进展热点分享”。史教授从银屑病的百年发展、临床医师对银屑病的治疗期待在不断变化、截至获批的银屑病治疗方案等逐一展开,提出多个小分子靶点有望成为未来的新药研发方向及个体化治疗仍是重大挑战等观点。
浙江大医院满孝勇教授分享了“EADV银屑病共病及其负担热点分享”。满教授对银屑病是一种系统性疾病、银屑病对其他系统的影响及银屑病及其共病引起的沉重疾病负担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提出银屑病的控制是一项需要患者、医护、*府和医疗系统全方面投入的工作。
同济医院顾*教授带来了“更符合中国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方案”。顾教授对更符合中国患者对皮损快速全清要求的药物、更符合中国患者安全需求且疗效持久的药物、更符合中国患者对关节及难治部位改善的药物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讲解。
下午场由李霞教授、毕新岭教授、*琨教授主持。
医院李新华教授带来了“皮肤间充质干细胞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探讨”。李新华教授展示了间充质干细胞(DMSCs)生物学特性研究;银屑病皮肤DMSCs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银屑病DMSCs对角质形成细胞(KC)作用研究,其团队发现银屑病DMSCs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KC增殖、分化、迁移;银屑病皮肤DMSCs抑制T细胞增殖能力减弱、诱导T细胞凋亡能力减弱、抑制Th1、Th17分化能力减弱;银屑病DMSCs募集炎症细胞到局部能力升高。让我们了解到DMSCs在银屑病皮损局部微环境形成的积极促进作用。
医院吕成志教授分享了“皮肤微生态在银屑病中的作用和应用”。吕成志教授首先分析了皮肤微生态的重要角色,银屑病皮肤中棒状杆菌和葡萄球菌与PASI评分显著相关。进一步解读了皮肤微生物与银屑病Th17细胞的关系,并与AD皮肤菌群紊乱进行对比。还讲解了银屑病治疗对皮肤微生态的影响,以IL-8单抗治疗后菌群更接近非病灶皮肤。此外,为大家展示了活菌外用、口服单克隆微生物治疗银屑病等新颖治疗方法。
上海交通大医院李霞教授带来了“生物制剂治疗时代银屑病如何针对皮肤治疗”。李霞教授从银屑病治疗史出发,具体分析了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停药后复发的遗憾,并从代谢组成分分析发现单抗治疗后皮肤并没有完全达到健康人水平,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17%患者因费用高不会选择生物制剂。因此,李霞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在以皮肤屏障功能为基础的针对皮肤治疗和生物制剂治疗后如何预防复发方面的经验,推荐了持之以恒的皮肤护理、循序渐退的序贯疗法、间歇性光疗与诱导天然免疫耐受结合方案。
医院毕新岭教授分享了“paradoxicalpsoriasis及其临床处理”。毕新岭教授首先根据具体案例讲解了什么是“paradoxicalreactions”,进而通过机制层面解释了为什么会产生“paradoxicalreactions”,还带来了“paradoxicalreactions”的高风险因素。接着又从临床、组织病理等方面进一步展示了TNF-α单抗、IL-17单抗、IL-23单抗、JAK抑制剂产生的“paradoxicalreactions”。最后用清晰的流程图提出了应对“paradoxicalreactions”的方案。
同医院丁杨峰教授带来了“规范使用紫外线光疗治疗各种类型的银屑病”。丁杨峰教授强调了银屑病治疗的目的,应采用正规、安全、个体化的治疗,银屑病严重程度分级。还介绍了光疗的发展、生物物理特性、身体不同部位对紫外线的敏感性(躯干上肢下肢、四肢屈侧伸侧、四肢近端远端)、各种银屑病光疗的特点。详细介绍了NB-UVB的生物学效应、治疗方案、巩固维持方案、可选择的联合药物、优势及不良反应、治疗禁忌症。并以良好的治疗案例为大家带来了更深的体会。其团队还研究发现nm准分子激光对斑块型银屑病T细胞凋亡起重要作用。
医院夏建新教授讲解了“生物制剂在银屑病伴有严重共患病中的应用体会”。夏建新教授通过精彩的重症复杂案例对临床医生的生物制剂应用进行了指导,其中包括脓疱性银屑病伴有呼吸衰竭和心功能不全,红皮病型银屑病伴有肝硬化及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银屑病伴白血病。夏教授指出,生物制剂可在脓疱型银屑病传统治疗无效时应用;银屑病患者伴心功能不全可应用IL17、IL12/23抑制剂;IL17A抑制剂在脓疱型银屑病伴呼吸衰竭和心功能不全患者中可取得较好效果;IL17A抑制剂在银屑病伴肝纤维化及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应用是安全的。
重庆医院*琨教授带来了“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中发生湿疹/AD的临床思考”。*琨教授首先通过2例典型的案例展示了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过程中存在诱发湿疹/AD的现象。接着从机制层面分析了可能与免疫漂移导致免疫表型转换;抗菌肽表达被抑制导致皮肤表面金葡菌等定植或感染增加;皮肤屏障功能下降;重叠风险等位基因等相关。最后*琨教授系统的讲解了其发病情况、发生时间、危险因素、处理方案等,为这一尚未明了的临床现象带来了更深的理解。
上海交通大医院乐云辰博士后分享了“银屑病患者在抗IL-17A单抗或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系统代谢轮廓的比较”。乐云辰博士后对代谢组学的概念、分析技术、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展示了其团队在非靶标代谢组学探讨CTCL发病机制、SNX10通过调控结肠癌细胞分子伴侣自噬和氨基酸代谢激活mTOR信号通路机制研究的成果。其团队最新的研究发现,单抗治疗可能通过提高胆固醇外排能力(CEC)来降低血清游离脂肪酸、单抗疗效也可能受到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外用激素可能通过PI3K通路抑制银屑病炎症反应。
会议最后,由本次银屑病高峰论坛大会主席、同医院副院长、同济大学医学院银屑病研究所所长史玉玲教授对整个会议作出总结:
由于疫情的关系不能让所有人相聚上海,但是线上数千人次的观看量创历史新高。交流是知识保持鲜活的法宝、交流是学术不断创新的阶梯,感谢所有造诣深厚的专家的无私分享,让与会同道共享了一场学术盛宴,感谢全国各地学员高涨的学习热情及对会议的大力支持。这并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期待明年再见!
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