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糠疹的症状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你要的干货年度第一期广东省医学会
TUhjnbcbe - 2021/3/24 13:57:00
北京哪治白癜风最好         http://www.jk100f.com/

年3月30日下午2点至6点30分,由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科分会主办,南医院承办的“年度第一期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病疑难病例讨论”成功举办。本次讨论会由南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广州市皮肤病研究所、医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对15个疑难病例进行了热烈讨论。特邀德高望重的名老专家顾有守教授、许德清教授、谭仲楷教授进行病例精彩分析与点评。

点评专家

顾有守教授、许德清教授、谭仲楷教授、杨斌教授、陈永锋教授、骆丹教授、刘晓明教授、罗迪青教授、齐庆教授、潘慧清副主任医师等。

汇报人:邵蕾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

患者:男,29岁

主诉:下腹部丘疹、斑块伴痒6月,躯干四肢丘疹伴痒2周。

现病史:6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散在丘疹,伴痒,左下腹部丘疹逐渐融合成片状,无渗出破溃,遂未引起重视。后躯干、四肢间断出现类似丘疹,约1~2周可自行变平,留有褐色色素沉着斑。2周前躯干、四肢丘疹较前明显增多,伴轻微痒感,当地按“湿疹?玫瑰糠疹?”治疗1周余效果不明显,来我科就诊。

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

专科检查:右下腹部可见一约3.0cm*3.5cm大小红色斑块,边界欠清,表面无渗出、破溃。躯干、四肢散在圆形、类圆形红色丘疹、褐色斑片,直径0.3~0.5cm不等,部分丘疹表面覆有少量鳞屑、结痂,无明显坏死。

临床诊断:玫瑰糠疹?合并淋巴样丘疹病?

组织病理(腹部斑块):表皮大致正常,基底细胞轻度液化变性,真皮内大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弥漫分布,可见胶原间、围血管、神经、附属器淋巴样细胞浸润,细胞体积稍大。免疫组化:CD2(+)、CD3(+)、CD4(+)、CD5(+)、CD8(+)、CD20(+)、CD30(-)、Ki67(+),考虑淋巴样丘疹病或假性淋巴瘤。

讨论意见:

患者皮损无明显坏死及萎缩性瘢痕,组织病理无明显大细胞,免疫组化CD30(-),不支持淋巴瘤样丘疹病。倾向于良性病变,假性淋巴瘤可能性大,可因持续性叮咬引起,建议临床治疗随访。

汇报人:李翠华主治医师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

患者:男,31岁

主诉:面颈部、四肢色素斑1年余。

患者于年国庆期间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唇、口周、口角部位潮红、脱屑、皲裂,伴轻度肿胀、疼痛,张口受限。自行外涂蜂蜜、唇膏、红霉素软膏、维生素E胶丸等,效果欠佳。

年10月28日,于外院诊断为“口周皮炎”,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口服,鱼肝油软膏、地萘德乳膏外用”,效果欠佳。

年10月中旬,患者左侧耳后、左颞区出现三处豆粒至花生大小的黑色斑片,无痛痒。年11月中旬患者面部、颌下等部位逐渐出现多个类似黑褐色小斑片,无痒痛。包皮出现轻度红肿,少量渗液,伴有轻度瘙痒,未行处理数天后好转。

年11月初,患者因“感冒”先后多次在当地诊所予以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但因“咽炎”症状加重,-11-10在医院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给予“头孢美唑、左氧氟沙星静滴,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布洛芬、珍*片及头孢克肟、甲硝唑、蓝芩口服液”等治疗,病情缓解,之后唇炎亦逐渐好转。

年2月15日,患者在外院诊断为“色素性扁平苔藓?”,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口服,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无效。

年4月,清明期间患者日晒后次日双前臂出现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片状红斑,境界清楚,略隆起于皮面,瘙痒明显,无水疱,自行外用“氟轻松乳膏、皮炎平乳膏”,3天后红斑颜色变淡并逐渐消退。1周后患者双前臂出现散在性大小不等的黑褐色斑片,境界清楚,无痒痛,皮疹逐渐增多。

年6月4日,患者外出后双小腿出现多发性红斑,伴有瘙痒,患者自行外用“二天油(含薄荷)”后瘙痒减轻,但红斑未见明显消退,之后外用“防风、紫苏”等中药外洗后红斑及红斑消退,遗留淡褐色斑片。

此医院就诊,年10月行皮肤活检,病理结果示“(左前臂皮肤活检)表皮局灶棘层增生,表皮内见散在淋巴细胞浸润,基底细胞液化及空泡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伴浅层嗜色素细胞形成。请结合临床诊断。

患者多次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维生素C、维生素E、胸腺肽口服,地萘德乳膏外用”等治疗,无效,黑褐色斑片未见消退,并逐渐增多,背部、颈部亦出现散在黑褐色斑片,无痛痒及其他不适。亦未再出现红斑、瘙痒等。

年2月23日,在外院行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部分基底膜带红染增厚,真皮内见多数色素颗粒、嗜色素细胞,伴散在少许淋巴细胞”,年3月3日诊断为“1.色素沉着斑,2.色素性荨麻疹?”。

既往史:

既往有乙肝“大三阳”病史8年,年发现肝功异常,用药后年正常。年开始断断续续口服中药至年1月份,年体检发现转小三阳,肝功正常。

查体:

面部、颈部、双上肢见多发性散在分布的米粒至硬币大小圆形、类圆形的黑褐色斑片,境界清楚,表面光滑,部分融合。背部、双下肢见多发性类似淡褐色斑片,境界不清。皮肤划痕症阳性。

诊断

1.炎症后色素沉着?

2.固定型药疹?

3.日光性皮炎?

4.色素型荨麻疹?

5.其他?

讨论意见:

患者皮损表现为淡褐色斑片,组织病理为空泡界面皮炎改变,伴真皮浅层较多噬黑素细胞,表现为这些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色素性玫瑰疹、特发性泛发性斑状色素沉着、固定型药疹(晚期)、色素性扁平苔藓。根据患者病史,考虑药疹及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可能。目前主要为炎症后色沉改变,可尝试大剂量维C、谷胱甘肽或氨甲环酸,外用熊果苷凝胶、氢醌等治疗。

汇报单位

医院大学城院区

患者:男,21岁。

主诉:面部游走性肿胀2年,下颌部硬肿5月。

现病史:

年6月,患者自觉右眉上皮肤肿胀,按之可轻度凹陷,皮下质韧,无疼痛、瘙痒,无发热,肿胀范围开始如蚕豆大小,范围逐渐扩大至全额部3.5*6cm大小。

年7-8月,额部肿胀部分消退,转移至右侧眼眶周围,年9月,患者出现右侧面部高度肿胀变形,范围约10cm,左右面颊不对称,皮肤感觉无异常。

年10月至年3月,患者至外院皮肤科就诊,诊断不详,先后予莫西沙星片、葡萄糖酸锌片、硒酵母片、皿治林、细菌溶解产物胶囊、奥硝唑、依巴斯汀口服3月,治疗后右侧面部肿胀无改善,患者自行停药。

年8月,患者右侧面上部肿胀部分消退,肿胀游走至上唇部位,患者至外院就诊断肉芽肿性唇炎,予甲泼尼松1片bid口服2月后停用,羟氯喹0.2gbid口服近1年。

年10月,面部、唇部肿胀基本消退,出现下颌两处固定性肿块,大如蚕豆,小如鹌鹑蛋大小,质韧,边界尚清,无瘙痒、疼痛。

年3月至我院皮肤科就诊。

发病前曾去亲戚家(有牛羊),但否认跟牛羊的亲密接触。

?无进食生肉史。

?发病以来无发热、头晕头痛、鼻塞、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等其他不适。

?面部无瘙痒疼痛感,无感觉异常。躯干四肢无皮疹。

既往史

?既往体健。

?否认发病前外伤、蚊虫和蚊虫叮咬史,否认疫区接触史。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

专科检查:

?下颌可触及两个皮下肿块,质韧,边界清楚,左侧皮下肿物约1*1.5cm大小,右侧皮下肿物直径约2.5cm大小,表面皮肤颜色正常,肤温不高。

?副鼻窦CT(年9医院):双上额窦少许炎症,右侧鼻甲肥厚,右上颌窦皮下软组织感染可能。

实验室检查:

?头颅MR(年1月外院):额部-鼻-双侧面部皮下软组织肿胀,脑部MRI平扫未见异常,双侧上颌窦、筛窦及蝶窦炎。

?体表肿物彩超(年3月医院):下颌皮肤皮肤局部增厚,较大范围约25mm*7mm*24mm,内回声稍减低,不均匀,内见少许点状血流信号。考虑炎性病灶可能,其他待排。

组织病理:

(年8月外院)上唇组织病理:

?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真皮血管增生,管壁增厚,真皮水肿。

(年3月医院)下颌皮下肿物组织病理:

?送检皮肤组织表皮轻度增生,基底细胞液化,真皮血管周围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皮下脂肪变性,可见少量横纹肌组织,横纹肌变性伴萎缩,肌内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建议结合临床,排查皮肌炎等病变。

诊断:

1.血管性水肿?

2.横纹肌瘤?

讨论意见:

患者皮损表现为肿胀性斑块,组织病理表现为轻度空泡界面、浅深层血管及附属器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束间粘蛋白沉积,横纹肌内见散在淋巴细胞浸润,应进一步排查结缔组织病可能,并警惕淋巴瘤可能。

汇报单位

南医院

患者:彭水兰,女,41岁。

主诉:双下肢红斑结节伴关节痛6年。

现病史: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疼痛,前屈受限,外院CT平扫示:多发胸椎、腰椎椎体骨质密度不均,代谢不活跃。随后出现右下肢红斑、结节,腰骶部疼痛明显,外院病理活检示:结节性红斑,治疗后患者诉腰骶部疼痛较前缓解,双下肢红斑结节未见明显好转,并逐渐加重,双足红斑自行破溃、结褐痂。1年前患者出现双手关节、双膝关节肿胀、疼痛,双上肢麻木,多次至外院“风湿科”诊治效果均欠佳。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我院就诊。患者自起病来,精神、食欲可,睡眠欠佳,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专科检查:四肢散在红斑、暗红斑,部分红斑下可触及*豆大小结节;双足背及踝关节处可见弥漫性红斑、暗红斑,部分红斑上覆褐痂,红斑间可见散在色素沉着;四肢关节、腰骶关节未见肿胀。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红细胞计数3.75↓x10^12/L,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平均体积66.9↓fl;血沉:46↑mm/h;G6PD:↑U/L;甲状腺功能:游离甲状腺素3(FT3)4.86pmol/L,游离甲状腺素4(FT4)9.7↓pmol/L,促甲状腺素16.18↓uIU/ml;心酶:肌酸激酶12.6↓pmol/L;类风湿因子23.27↑IU/ml;C反应蛋白25.7↑mg/L;蛋白电泳:血清白蛋白48.1↓,血清a1-球蛋白3.5↑,血清a2-球蛋白11.3,血清β-球蛋白12.2,血清γ-球蛋白24.9↑,白蛋白/球蛋白(A/G)0.9↓;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免疫球蛋白5项、空腹血糖、IgE定量、丙肝抗体、乙肝、血浆D-二聚体、凝血功能、TRUST定性、HLA-B27、自身免疫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浆细胞培养结核特异性抗原检查结果无异常。妇科、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彩超、心电图未见异常。

病理活检: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组织细胞,深层一中等大小血管壁增厚,栓塞,腔内及管壁较多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少许嗜酸性细胞,皮下脂肪层间隔及小叶血管周围少许淋巴组织细胞,抗酸(-),弹性纤维染色:见内弹力膜。

诊断:

1.结节性血管炎

2.未排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肤型)

3.中度贫血

4.甲状腺功能减退

治疗:

强的松10mgqd(5/12-20/12)

秋水仙碱0.5gbid(10/12-14/12)

达那唑0.2gbid(14/12-20/12)

双嘧达莫50mgtid(12/12-20/12)

前列地尔10mgqd(12/12-20/12)

地奥司明0.5gbid(13/12-20/12)

塞来西布mgqd

多糖铁复合物胶囊0.15gqd

局部外照半导体激光与高能红光,外涂喜辽妥。

讨论目的:

1.明确诊断。

2.指导下一步治疗。

讨论意见:

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肤型)。

汇报单位

医院

患者:女,56岁。

主诉:鼻根部斑块2年,增大3月。

现病史:患者2年前摔倒时鼻根处受伤,伤口愈合后偶觉瘙痒,后伤口处渐形成一绿豆大小圆形丘疹,3月前丘疹突然增大,并向右眼内眦处蔓延,于内眦附近形成一形状不规则皮色结节,为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就诊。

专科查体:鼻根处可见一类圆形斑块,中央稍凹陷,表面毛细血管扩张,右眼内眦处建一类圆形丘疹,肤色,质硬,边界清楚,压之无明显疼痛。

病理:真皮内见条索状及小巢状上皮成分,部分巢中有毛囊分化,细胞大小较一致,异型不明显,巢周纤维组织明显增生。

免疫组化:CK、CK5/6、P40(+++),CK7(++),Ki67(+,1%),CK20、S-(-)。

诊断:结缔组织增生型毛发上皮瘤?

治疗:手术切除。

讨论意见:

条索状基底样细胞团块伴周围结缔组织增生的模式,可包括硬斑病样BCC、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微囊肿附属器癌、汗管瘤。组织病理呈浸润性生长模式,临床上皮损有堤状隆起的边缘伴毛细血管扩张,考虑BCC或MAC可能性大。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临床上好发于年轻女性,表现为颊部中央凹陷的丘疹。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优麦医生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要的干货年度第一期广东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