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象学在皮肤疮疡科临床中的应用
近日仔细阅读了贵报有关中药药象学的几篇文章,颇有同感并觉欣慰。中药的基本作用就在于恢复或重建脏腑功能的协调,消除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
这种纠偏的前提是你必须熟悉药物不同的气,不同的味和不同的归经;药物味同气不同,而气味相同,归经又不同等性能,才能把握住每一药物的特点。
无论是传统的辨证论治,或是现代的病证结合论治,组配药物与药物间出现相互作用,有些药物互相协同而增进疗效;也有些药物因为相互对抗而减轻或消除了原有*性、副作用;更有相畏相反作用者,发生*害。
中药的应用就是在掌握了大量配伍知识和药物宜忌关系的实践过程中日渐发展的。在治疗方法上,一般复方对复杂的病证的治疗,兼顾全面,其疗效自然较好,这其中也与中药药象学的参考、运用不无关联。
中药药象学的思维方法,来源于“取象比类”直觉体悟的认知。
中医外科史上的“以*攻*”的方法历史悠久,当时被疯狗咬伤者,即处死疯狗取其脑髓外敷伤口。
笔者于临床上每遇重症型脑疽患者,即所谓颈痈合并脓*血症病人,为防疽*内陷,往往运用含有砷汞之丹药制剂,施治于局部,用以煨脓长肉,或拔*蚀腐,腐去肌生令皮长。
我院外科创始人肖梓荣教授曾承袭下来的治疗皮肤癌的宝贵经验,就是采用自制的降丹药五虎丹,调剂成各种剂型,依序第、适量贴敷或嵌顿于癌瘤组织部位,使恶性肿块先后蚀落殆尽,遗留疡面生肌药收口。这些都是“以*攻*”治重病、癌瘤的方法。1月19日(星期日)、2月1日(星期六)上班。
1月19日~23日请假,与周末连休,可拼13天假期。
肝开窍于目,补肝可以明目,某些目疾食些猪肝菜肴可以获得改善;动物的肺脏气道网孔多,咳喘病人常炖猪肺吃,很有镇咳定喘成效。肺主皮毛,肺气通,肌肤泽。这些就当说是“以脏治脏”吧。
早些年报载:某研究所发现一种外观形似肿瘤的“药材”,也确实有抗肿瘤的活性,用以治疗某些肿瘤收到了相应的效果,后来该药材被冠以抗肿瘤的专用名词。银屑病暗红色斑丘块,被覆着厚层银白色鳞屑,其外观与白鲜皮、杉树皮、松树皮等外形近似,用其煎水疱浴,能清除银屑病部分皮损。这就算作中药药象学的“以形治形”吧。
早年夏初,从外院转来一病人,躯干发疹伴瘙痒一年余不愈。外院第一次进行病理活检,报告为“玫瑰糠疹”,经过3个月治疗不效,又进行第二次病理活检,报告为“类牛皮癣”。继后的治疗不但未效反又增加了瘙痒,进行第三次病
理活检,又回落到“玫瑰糠疹”的报告上,实在难忍瘙痒之苦,只好看中医了。
仔细询问病史,结合躯干暗红色或色素沉着性斑丘疹,其长轴多与皮纹走向一致的特点,考虑到与“风热疮”相当。病延日久已成血虚风燥之象,拟用神应养真丹合消风导赤汤加减,首诊七付,水煎服小效。
但转而忆起某资料载有多吃肉皮,能使贮有小功能低下的组织细胞得到改善,减少皱纹,使皮肤保持光滑,联想到行气运脾治疗皮水之“五皮散”,再加上丹皮、五加皮、地骨皮、冬瓜皮、
土槿皮、蝉衣、蛇蜕等十几种皮类药,组配成有健脾祛湿、疏风活血的方子,佐加也是从皮部取材的杜仲、肉桂,性味温香,益肾通络,引药直达病所。守方服药21剂,完全解除了病人的苦楚,这就是“以皮治皮”的效应。
白癜风,认为是气血不和、肝肾不足致生白斑;*褐斑认为是火燥结滞致生*褐斑或黑斑。在调和气血、滋益肝肾的基础上,酌情投入与白斑相反的带色素深沉的药材,如补骨脂、黑芝麻、黑豆、紫背浮萍、玫瑰花、鸡冠花等,意欲以药材之“黑”反其皮损之“白”,用以治疗白癜风,少数患者有完全被治好了的。
酌情投入与*褐斑、黑斑颜色相反的白色药材,如白芷、白及、白术、白菊花、白杨树皮、白花蛇舌草等,意欲以药材之“白”反其皮损之“黑”,用以治疗*褐斑或黑变病类,也往往获得患者满意的笑容。这是针对色素性皮肤病的“以色治色”法。
曾见有资料显示,我国去南极考察的某男性群体,由于外出日久,一段时间普遍地感到身体不适,但又说不出何处所苦,已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后来被发现该群体原来是缺乏一种女人气味,国人即收集女人气味制成方剂,专供考
察队员使用,队员身体所谓的不适感顿然消失。这是“以气治气”,平衡阴阳之气而使病去的实际事例。
佛手,原本是疏肝解郁、理气宽胸治疗胃腹症的一肿良药,但经过研究证明其部形态象似人的手指,手指抓搔可止痒,因此联想到凡是形似抓搔用的搔爪类药材,或凡带刺、带棘类药材,如皂角刺、蒺藜子、路路通等,都有可能发挥抓搔功能的作用。在瘙痒性疾病祛风止痒治疗中,适当地加上佛手等,其协调方中主药调气活血、祛风止痒的效果是肯定的。这就是“寓搔意治瘙法”的方法。
中药药象学在皮肤疮疡科临床上的应用,如前所说的以*攻*、以脏治脏、以形治形、以皮治皮、以色治色、以气治气、寓搔意治瘙法等等,均是在药象学上相应取材对应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作为中药理论上的一种补充,又可开拓人们的视野,增加中医治疗层面上的多种手段,实践应用中有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它的客观存在是合理的。诚然,其公信度尚待进一步实验来支撑,但其对应机体恰到好处的取材效用,是不容置疑的。
尽管在操作上也有它的片面性、随意性,甚或不乏荒谬之说,对此,中医药学识不是太深的人可不应随加指责;学识造诣较深的人士也暂且多包容,因为它毕竟还不算是一门科学。中药药象学能否上升到一种理论,科学性与非科学性是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不断实践,经受住反复的磨炼与检验才能得出结论。来日方长,论证科学不能浮躁,更不宜存有侥幸的虚荣心,科学的形成必须要有时间的积累,实践出真知,静待后续定有回音。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欧阳恒》,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杏林墨香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