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30日,正沉浸在暑假欢乐时光里的法国孩子们,突然收到了一份“惊心动魄”的爱心礼物:
法国国民议会表决通过了一项新法案,全面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各种具有联网功能的通讯设备!这一禁令在年9月份开学时,即时生效。无独有偶,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2、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探索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或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教育部之所以这么做,主要目的有四点:、保护学生视力。2、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3、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4、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当下有太多太多的青少年被手机绑架。手机在制造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破坏,手机里的世界太精彩,让沉迷其中的孩子逐渐忘记了现实世界,一点点靠近万劫不复的深渊。
禁止手机带入课堂,这是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因为沉迷手机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影响真的太大了!0
沉迷手机,摧毁孩子身心健康
脊椎健康江苏一名9岁男童,经常感到脖子酸胀,手指发麻,父母带他去做CT检查。不检不知道,一检吓一跳,孩子的颈椎已经变成一条直线!(正常人颈椎本带有前曲的弧度)类似这样的新闻早就已经不是个例,颈椎病也越来越向低龄儿童侵袭。要知道,成年人低头玩手机,脊椎就额外增加了27公斤的压力,相当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坐在脖子上,而孩子受到的伤害只会更大。视医院发现,孩子连续玩20分钟平板电脑,视力平均下降4.7度,连续玩20分钟手机,视力平均下降43.8度。这里有张近视测试图,可以先测一下你的视力。注:近视的人能看到一个戴眼镜、齐耳短发的女人,不近视的只能看到竖条,视力超凡的人还能看出阴影。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初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0%,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来源:《生命时报》微博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本该被好好保护,可为了玩手机,多少孩子把眼睛丢在一边,怀着只要能看得见字,模糊不可怕,大不了戴眼镜的心理状态,殊不知以后的生活会受多大影响。精神健康
年,一款名叫“蓝鲸”的游戏从国外传入,一时风靡国内大中小学。游戏专门吸引那些有抑郁、自残倾向的孩子,教唆他们在身体上刻字、画字符,完成一系列任务,终极任务就是自杀!江苏常熟一个未满8岁的男生被教唆跳河自杀,幸好常熟网警察觉不对,及时出警解救。男生说,是游戏里的网友教他这么做的,如果他不照做,家人就会被威胁。还有小孩因为父亲不让他玩游戏,转身走进厨房,拿起菜刀就往手腕上割。有孩子因为过度沉迷手机,不愿意与同龄人交往,逐渐患上重度抑郁症。玩手机的危害不容小觑,哪怕短时间内看不出来,但时间一长就会对孩子造成致命性伤害。手机只是一种通讯工具,但一旦沉迷,这种工具有可能毁了孩子的人生乃至生命。02
孩子,别让手机偷走你的大学梦!
在回答“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巴菲特说,我的答案是专注。对一个学生来说,能不能培养出中高考所需的能力,关键在专注力的强弱,而非低层次的时间投入。沉迷手机的学生很难在学习上进行持续的、深入的思考;而没有深入思考,浅尝辄止是无益于掌握高难度内容的。这样的过程经历的时间很短,一旦沉迷,用在学习上有效时间总量势必就会减少,同时责任感也在降低。对于学习来讲,就是灾难性的。由于手机固有的联络功能,如果建立了一个圈子,或者进了一个圈子,例如,目前很多学生热衷于“王者荣耀”,在集体游戏中,时间很快被消耗,并且可能被这个圈子“黏住”,这时候,备考都要往后放。所以,别让手机占用你宝贵的学习时间,如果别人在课下拼命学习,你却在想尽办法不惜熬夜玩手机,别人下课准备预习,你却兴奋地和同道之人聊起升级打怪,手痒心难耐。谁能考出好成绩,结果不言而喻。03
如何让孩子不沉迷手机?
课堂上禁止玩手机从规定到走向自觉,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防止孩子沉迷手机,父母应该根据各年龄段孩子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方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3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幼儿的视网膜要到2岁才能发育完善,在此之前都应该尽量少接触手机类电子产品。两三岁接触电子产品(手机游戏/电视)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岁发生注意力障碍(比如多动症)的可能性也越大。建议: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多与孩子互动、主动更新孩子的玩具等。父母手机中拒绝下载任何游戏,以防孩子因游戏上瘾而索要手机玩。如果孩子对手机好奇,可向孩子示范打电话、发语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对手机用途的正确认知。3-6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游戏不少父母为了图一时清净,偶尔会把孩子丢给手机游戏“照看”。但3-6岁的孩子还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触游戏,极易上瘾。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手机,如让孩子明白手机可拨打电话、可与人聊天、视频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远离手机游戏。建议:父母家人手机去娱乐化,即删除游戏、音乐、视频等各类会吸引孩子的APP。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机,除了翻翻相册、拍拍照,也不会觉得有趣,自然不会一直缠着父母要手机玩。积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多与孩子共读儿童绘本。(绘本的颜色和故事性,对孩子吸引力也比较大,只要孩子爱上阅读,基本不会想着要玩手机了。)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多带孩子外出体验大自然,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7-2岁:针对手机问题不宜强势打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入了心理叛逆期的第二阶段,即儿童叛逆期。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会变得固执又脾气暴躁,有时讲起来道理来,怼的爸妈都无语。面对孩子沉迷手机,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是:一用父母身份压制孩子(我说了不许玩就是不许玩/再玩就没饭吃了/再玩就揍你);二是用亲子关系威胁(再玩就不要你了/再玩就不喜欢你了)。这两种方法,弊大于利。长此以往,不仅会严重破坏亲子关系,还会加重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和沉迷。
建议:与孩子协商规定玩手机的时长、次数,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如若违反,可以承担家务为责罚手段。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目标是“孩子停止玩手机游戏”,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机游戏”。允许孩子出现顶嘴、哭闹等不满情绪。家长要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场,如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先完成作业再玩手机,不要说“现在立刻去做作业”,而是说“我知道这个游戏很好玩,但你必须先完成作业。我看着你玩完这一局,然后你就去做作业,可以吗?”2-8岁:适当干预,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前奏,思想认知水平较高,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父母应坚持适当干预,教育孩子合理利用手机。直接没收或生气吼骂、甚至是暴打一顿,都是治标不治根的做法。手机就像一把双刃剑,能伤害孩子,但也能帮助孩子,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建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