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是指头面部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皮脂排出过多,在皮肤上堆积,并在堆积处出现的皮肤炎症。
病变初始,头皮部出现轻度潮红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状鳞屑,伴轻度瘙痒,随皮疹扩展,可见油腻性鳞屑性地图状斑片,头发脱落、稀疏。
本病多因饮食太过肥甘油腻,饮酒、过食辛辣的食物,致内分泌功能失调、消化功能失常等引起。
治疗以清热利湿为基础。
目录
一、内服方
二、外用方
一、内服方
1.疏肝活血汤
来源:《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功用:疏肝清热,活血化瘀。
主治:盘型红斑狼疮,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酒渣鼻,慢性荨麻疹,远心性环状红斑。
组成:柴胡,薄荷,*芩,栀子,归尾,赤芍,红花,莪术,陈皮各9克,甘草6克。
方论:方中柴胡、薄荷、*芩、栀子疏肝清热,归尾、赤芍、红花、莪术活血化瘀,陈皮理气和胃,甘草和中。
2.消风清燥汤
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主治:脂溢性皮炎。
组成:当归9克,威灵仙6克,防风9克,虫蜕9克,川芎9克,*连6克,花粉6克,苦参9克,白芍6克,生地21克,*芩21克,生石膏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内服。
3.凉血消风散
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功用:消风清热。
主治:血热生风、风燥所引起的脂溢性皮炎,人工荨麻疹,玫瑰糠疹,舌质红,脉弦滑数。
组成:生地30克,当归9克,荆芥9克,蝉衣6克,苦参9克,白蒺藜9克,知母9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6克。
加减:
玫瑰糠疹,加紫草;
人工荨麻疹,加紫草、桃仁。
4.宁荨丸
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功用:凉血活血,消风止痒。
主治:急慢性荨麻疹、玫瑰糠疹、脂溢性皮炎。
组成:生地克,当归90克,荆芥90克,蝉衣60克,苦参90克,白蒺藜90克,知母90克,生石膏克,紫草90克,桃仁90克,生甘草60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2丸,一日2次。
二、外用方
1.苦参水
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主治:脂溢性皮炎。
组成:苦参93克,野菊花15克,白鲜皮9克。
用法:水煎沸,去滓,用药液趁热洗头。
2.苦参酒
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功用:灭菌止痒。
主治:脂溢性皮炎,皮肤瘙痒症,单纯糠疹,玫瑰糠疹等。
组成:苦参克,百部90克,野菊花90克,凤眼草90克,樟脑克。
用法:将前四种药装入大口瓶内,加入75%酒精(或白酒)5升,泡7天后去滓,加樟脑溶化后备用。用毛笔刷外涂,每日一二次。
3.玉肌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主治:
1.《外科正宗》:一切风湿雀斑,酒刺、白屑风,皮肤作痒者。
2.《中医皮肤病学简编》:脂溢性皮炎。
组成:绿豆半升,滑石,白芷,白附子各二钱。
用法:上为细末。每用三匙,早、晚洗面时汤调洗患上。
《疡医大全》本方用法:每晚用鸡蛋清调搽。
4.龙骨散
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功用:解*收敛。
主治:湿疹(湿疡),接触性皮炎(湿*疡),脂溢性皮炎,趾间足癣(臭田螺)。
组成:龙骨三两,牡蛎三两,海螵蛸三两,*柏十六两,雄*三两,滑石粉一两。
用法:直接扑上;或油调外用。
宜忌:化脓性陈久肉芽疮面禁用。
5.九华粉洗剂
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功用:收湿止痒。
主治:脂溢性皮炎,丘疹性湿疹。
组成:朱砂18克,川贝母18克,龙骨克,月石90克,滑石克,冰片18克。
用法:上药各为细末,研和,每用30克,加甘油30克,蒸馏水1升,配成洗剂。用毛笔刷涂布。
6.祛湿膏
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功用:润肤止痒。
主治: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初起。
组成:祛湿散克,玉*膏克。
用法:调和成膏。薄涂皮损上。
7.新五玉膏
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功用:润肌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木木每天5分钟聊天